我研究書籍研究電影研究音樂研究插畫研究樂器研究如何瘦身研究咖哩雞的作法
但是我就是不研究愛情。
在這個紙醉金迷的城市中每個都會男女皆有一套自己的戀愛哲學,
談戀愛前總得把自編的葵花寶典或從旁人給予的失戀訓誡認真拜讀體會過才敢再上情場,
但是男人對妳這短暫如曇花的微妙電波也在妳翻到
「如何不讓男人離開妳」這個章節就消聲匿跡了。
為什麼人們要建立這麼多主觀觀念來扼殺得來不易的感情呢?
也許她們曾經有過一段被惡意拋棄的刻骨情傷,所以必須提醒自己下次小心;
也許藉由現今社會媒體的肆意渲染造成觀眾無形中對付出產生抵抗;
也許二性專家頭頭是道的言論和揭發男人說謊書籍大賣讓大家對愛怯懦害怕?
讓我們回到襁褓時期,當我大哭大鬧時媽媽總是會馬上餵我喝奶,而不是嫌我吵要我安靜;
當我學走路時把家裡最貴的花瓶打破,爸爸也只是擔心我是否割傷;
世界上總有人默默關懷著落後國家的食糧是否充足;
有人把每個月的所得的一半捐贈給需要的人,而這些人從來不講求回報。
是的,我想「回報」這二個字是人們關心的重點吧?當我給你50分的愛,
你就得回報我50分的愛,倘若少於此,我便必須回收我的以求平衡。
曾經我也聽過有個說法,「不要對男孩子唯命是從,他才會重視你」
,然而付出真愛就是唯命是從嗎?一段真正的感情為的也不只是受到重視啊,
然這又牽涉到「回報論」了。
施比受更有福,唯有無私的付出才能深刻體會愛情的美好,讓我們再愛一次,
不計算是否吃虧或受惠,縱使最後受傷了,那也會是妳做過的一場最絢爛的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